新交通 - 交通科技第一新媒体新交通微信号

长城智能驾驶三年要做到第一,凭什么?

2021-03-15 09:43来源:新交通
  皮卡第一;SUV第一;长城汽车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不是轿车第一。
  汽车已经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公认趋势。长城的目标不再是车型市场的横向扩张,而是现有产品的重新定义。
  在智能化方面,长城目标最为清晰和大胆。根据长城汽车推出的咖啡智驾“331战略”:三年时间,长城汽车要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最多三个领先,打造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
  长城不是谷歌,没有在2012年就开始测试无人驾驶汽车;长城也不是特斯拉,没有在量产车上最激进地探索自动驾驶的边界……
  长城凭什么能在三年内拿下三个第一?
  今年3月10日,在长城汽车举办的以“永不停歇的大脑——咖啡智驾背后的生态构想”为主题的沙龙上,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首次对外讲述“331战略”设立背后的逻辑。
  为什么是3年?
  “我们内部经过研讨和分析认为,2023年会是重要时间节点。”张凯说。
  长城汽车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车企。2009年,多数车企还没有智能驾驶概念。当时,在长城汽车负责车辆安全的张凯在不断关注被动安全等话题的过程中,越发感受到了智能化趋势逼近,遂组织在长城汽车成立了智能驾驶安全科。从那时起,长城汽车开始专注ADAS等技术研发,并于底特律设置自动驾驶研发中心。
  经过多年知识储备后,2015年,长城汽车内部成立了专门开发智能驾驶系统的部门,进行相应的技术开发。2017年,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i-Pilot智慧领航”自动驾驶平台,该平台集成了长城汽车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采用可扩展结构和车规级开发流程。
  咖啡智驾路测车辆
  到了2020年,长城采用了两套高通芯片打造了大算力平台——如果没有足够的算力,智能驾驶就是空谈,系统无法及时处理传感器收集的大量数据,并及时作出判断,给执行器执行信号。
  但光有大算力平台还不够,汽车产品都有冗长验证周期。而从芯片确定到设计控制器、车辆调试匹配,乃至技术与车辆融合、路测等,大约需要两年时间。
  与此同时,当下新老势力也都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技术。这就意味着,2022年,无论是汽车圈新老势力,它们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都将开始面临市场检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2023年真正的竞争才开始。
  正是如此,2020年,长城汽车对外“亮剑”,提出了以三年为期的咖啡智驾“331战略”。
  3个“1”的底气从何而来?
  2016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 宣布将自动驾驶项目 Waymo 独立为子公司,估值一度超过1000亿美元。这让车企看到了无人驾驶的巨大红利,纷纷将自动驾驶作为核心业务部门独立,并积极制定自动驾驶路线图。
  新老车企都在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行业竞争力加大、优质资源也越发稀缺。在此之下,长城汽车的底气是什么?
  “积累和数据。”张凯称,一方面,由于长城智能化布局较早,对安全理解,以及场景泛化的能力、积累比其它主机厂要厚重一些;另一方面,未来的智能驾驶竞争是以数据为驱动、核心,毫末智行与长城的深度合作,也使长城汽车建立了以数据为驱动的风车战略,在数据获取上,可以利用长城汽车销量优势,以更低的成本快速收集数据,并迭代数据,以此循环。
  具体来看,用户规模上,长城汽车目前连续五年销量超过一百万。张凯称,依托长城汽车销量,用户规模相比一些车企有很大优势;用户体验上,数据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关键,而规模的增大,意味着有更多的数据可以进行迭代,提升用户体验;场景覆盖上,随着用户增加,显然涵盖场景也会越来越多。
  长城汽车的用户虽然多,但如果是传统汽车,也无法收集数据。
  张凯介绍,2020年,长城汽车旗下搭载L2及以上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渗透率已经超过40%。2020年-2025年,L2及以上车型渗透率将突破50%。根据长城汽车现有销量估算,每年都会新增四五十万智能汽车用户,为智能驾驶持续迭代更新提供数据。
  WEY VV6具备L2+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咖啡智驾与长城体系如何协调?
  咖啡智驾,是长城汽车向科技出行公司转变的标志之一。
  从2020年开始,长城汽车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新设立了数字化中心,推动集团的数字化业务进展。2020年7月,长城汽车又对外发布了咖啡智能品牌,提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服务“三智融合”概念。
  “三智融合”是长城汽车内部的核心战略,而咖啡智驾是咖啡智能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长城汽车将以咖啡智驾为基础,打造智能座舱体系,并在此体系上面衍生出智能服务的理念,三个环节相辅相成。
  根据计划,咖啡智驾最早将于2021年初正式搭载于量产车型之上,率先搭载WEY品牌全新旗舰车型,2021年下半年长城汽车其它品牌也将陆续搭载。
  2022年咖啡智驾要实现三个目标,即:中国辅助自动驾驶用户最多、中国最大算力计算平台的自动驾驶和中国首个复合场景达到L4级能力的自动驾驶。到了2023年,咖啡智驾将要实现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L4级自动驾驶。
  2020年长城汽车提出的331目标
  为保证上述目标的有序推进,咖啡智驾将主要基于三方面打造:一是做到用户场景全链接,可以把红绿灯的类型、十字路口长度与宽度、匝道与辅路的选型等场景都考虑进自动驾驶生态中,为用户创造一个真正使用场景的全链接;二是实现智能驾驶行为习惯与人类自身统一,即用户与系统之间没有间隙,可以无缝衔接,在安全是胜过一切的前提,后续会接入5G,并与路端协同为为安全服务;三是做到智能驾驶交互的,即实现人与系统之间互相信赖。
  毫末智行与长城汽车怎样互补?
  咖啡智驾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要落到毫末智行的身上。
  成立于2019年底的毫末智行,前身是长城汽车技术中心的智能驾驶前瞻分部。目前团队有近400人,在北京、上海、保定均设有研发中心。
  据毫末智行COO侯军介绍,毫末智行为长城汽车提供的主要是2C产品线业务,即从L2到L4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核心整体解决能力。目前,在乘用车领域,毫末智行的产品为“小魔盒”。2021年大量搭载小魔盒的乘用车将面世,车辆可达到L3级能力,在系统安全、产品体验、自动驾驶场景覆盖三个方面达到中国自动驾驶领先水平。
  “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探路者和领先者”,这是毫末智行给自己的定位。在此之下,今年内,乘用车方面,毫末智行计划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的 L3 级能力自动驾驶、中国首个量产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具有 NOH 能力的自动驾驶系统的落地。
  从合作关系上来看,毫末与长城汽车内部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门,是在内部的作业流程中,融合了车厂的严谨与互联网的敏捷,形成了一个V字型的产品验证与开发流程。
  对智能汽车市场判断?
  现在L2,2021年L3落地,2023年L4——这样的时间表,比业界很多人乐观。
  张凯将智能化分为多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智能驾驶更多提供的是安全性方面的思考,主要解决单一纵向场景的问题,推出了包括ACC、AEB等功能;第二个阶段为当下所处阶段,可以在特定场景,实现自动驾驶,短时间解放人的双眼和双手。上述两个阶段都是功能驱动,基本对应的就是L2和L3的应用。
  下一个阶段,自动驾驶需要解决的是用户使用场景的全链接,这显然不能单纯依靠功能驱动实现。比如,之前AEB使用场景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把数据收集后进行分析,再制定相应解决方案,用补丁解决问题。但当用户使用场景全链接,应对的场景和数据将呈指数型上涨,此时需要先建立数据闭合系统,让数据去驱动,车辆则通过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场景自适应。这一阶段,我们就可以畅想L4的应用了。
  在张凯看来,从主机厂的角度来说,未来需要更注重用户使用场景的解决。从解决单一场景功能,到解决连续场景功能,再到解决用户全场景连接,这个过程是非常曲折的,取决于上一个阶段到这一个阶段的驱动力变化。而如何有效利用获得数据建立闭环,是长城现在正在思考和正在做的工作。
  “目前长城汽车咖啡智驾已经建立了一些数据分析系统,将利用这些系统应对下一个阶段的竞争。”在张凯看来,总体来说,智能驾驶正处于功能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中。
  智能驾驶必然会发展为车厂相对核心的技术,这点毋容置疑。张凯称,从下一代出行工具来看,汽车是非常重要的人机交互入口。在此之前,智能驾驶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只有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后,才能有更多可能性,并作出更高层次的交互状态创新,因此车厂对智能化特别重视,长城也还会进一步加大投资。
  但自动驾驶进程,显然不是一家企业的力量能够推动的,需要全社会力量支持。有美国咨询公司预测,实现L4、L5可能要十年之后,2030年才会实现从出租车、商用货运进行应用。原因无外乎是存在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和政策法规的壁垒。
  基于此,张凯也给出了自己对智能化发展的判断,即:道路曲折,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新交通
分享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名企动态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