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通 - 交通科技第一新媒体新交通微信号

滴滴出行与清华大学建未来出行联合研究中心

2019-10-16 12:55来源:新交通
  10月15日,滴滴出行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清华大学-滴滴未来出行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将在智能共享出行、出行安全、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交通等领域合作,共同推进智能出行前沿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
  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提到,未来十年汽车以及整个交通产业会有一个巨大的变革,而这个变革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未来出行的产业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相信未来会有一个融合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和智慧出行服务的新业态来服务用户。程维还表示,把握住未来5到10年的机会去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这也是滴滴和清华大学一起去推动对于未来出行的联合研究中心的初衷和初心。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教授表示,滴滴在智能出行平台技术研发及产品实践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与滴滴的合作,将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驱动的感知与决策技术发展,为自动驾驶技术研究与加速落地提供丰富的资源,进一步提高清华大学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学科实力。期待滴滴与清华大学齐心协力,抓住国际化机遇,充分发挥学校科研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双方人才培养与交流,推进研究中心持续蓬勃发展,加速中国智能科技产品和研究在全球取得引领性突破。
  据悉,联合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滴滴CTO张博、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杨殿阁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滴滴称,将和清华大学推进联合研究中心成为智能出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出行等领域展开研究,形成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并在全球培养更多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实现产学研的共同发展,构建未来出行新生态。
  滴滴CTO张博现场还向清华师生详细分享了滴滴的科技战略--AI for Transportation(AI改变交通),并具体介绍了滴滴在智能地图服务、智能客服、出行安全、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最新探索与实践。
  张博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最适合由滴滴这样的公司率先应用,要卖给普通消费者则很难,因为自动驾驶要在特定道路和环境才可能实现。另外,车上加装的雷达、传感器等必备硬件即使未来成本降低也要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万)左右,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价格太高,但这个成本远低于给网约车司机的人工费用,对于滴滴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首先应用的场景是,滴滴App将整合自动驾驶出租车召唤模式,实现有人驾驶与自动驾驶混合派单的模式:在派一个车去接乘客之前,平台已经知道了起点和终点,以及这些路线是否适合无人车。如果适合,派一辆自动驾驶车(随车配有安全员),如果不适合则派一辆人工驾驶的车。滴滴每天的订单中有30%左右无法被满足,而这种Robotaxi(无人出租车)在一段时期内将扮演补充网约车运力的角色。
  目前,滴滴在中美两地共有200多人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此外,滴滴分别在美国加州、中国北京、上海、苏州获得路测资格,40多辆车在路上进行测试。9月16日,滴滴在上海获得首批载人示范应用牌照。
  滴滴希望在未来4-5年时间里建立起自动驾驶领域的壁垒。此前程维曾表示:“自动驾驶市场只有一二名,没有第三名。目前谷歌是第一名,希望滴滴能成为最终活下来的另一名。”但是,随着BAT、各大车企以及创业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大力投入,滴滴面临的不仅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竞争,更是未来出行版图的龙头之争。
  在张博看来,清华大学在汽车运载领域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拥有领先优势;而滴滴始终致力于通过智慧交通创新来解决全球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拥有领先的大数据、云计算能力和广阔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双方在科研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每年清华大学也为滴滴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未来交通将在交通基础设施、车辆交通工具、共享出行三个层面发生变革,滴滴也已经在积极进行了相关布局,相信此次合作也将能激励更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司机和乘客,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
责任编辑:倩倩
分享
您可能更感兴趣的文章

名企动态

阅读排行